太陽輻射與其對光伏發電的影響

solar_pannel

太陽輻射 是光伏發電系統的主要能量來源。在大氣層頂端,太陽常數 約為 1361-1362 W/m²,但這個數值會因地球的軌道變化而有所不同。當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時,會受到 吸收、散射和衰減 的影響,主要與 雲層、氣溶膠、水蒸氣和大氣氣體 相關。

太陽輻射的類型

到達地球表面的 總太陽輻射(全球輻射)由三個部分組成:

  • 1. 直射輻射 – 直接到達地表、未經散射的太陽光。
  • 2. 散射輻射 – 由大氣層反射或散射後到達地表的光線。
  • 3. 反射輻射 – 來自地面或周圍障礙物的反射能量。

在晴朗天氣下,太陽輻射達到最大值,這對於 PVGIS.COM 計算光伏發電潛力至關重要。

太陽輻射估算:地面測量 vs. 衛星數據

地面測量:高精度但範圍有限

地面測量是最準確的方式,但要求:

  • 感測器需定期校準與維護。
  • 至少每小時測量一次。
  • 數據累積至少 20 年。

由於地面測量站的數量有限,且分佈不均,衛星數據已成為可靠的替代方案。

衛星數據:全球覆蓋,長期歷史

METEOSAT 等氣象衛星可提供 歐洲、非洲和亞洲 地區超過 30 年 的高解析度影像。

衛星數據的優勢

  • 可覆蓋無地面測量站的區域。
  • 每 15 至 30 分鐘更新數據。
  • 可靠的估算基於雲層、氣溶膠和水蒸氣分析。

衛星數據的局限性

某些情況下可能存在誤差:

    • 積雪可能被誤認為是雲層。
    • 沙塵暴可能難以偵測。
    • 靜止軌道衛星無法覆蓋極地地區。

為了彌補這些局限性,PVGIS.COM 還整合了氣候重分析數據,以覆蓋衛星未能觀測的地區。

PVGIS.COM 太陽輻射計算方法

PVGIS.COM 使用先進算法根據以下數據來源估算太陽輻射:

  • PVGIS-CMSAF 和 PVGIS-SARAH – 針對歐洲、非洲和亞洲的數據
  • NSRDB – 北美和中美洲的太陽輻射數據庫
  • ECMWF ERA-5 – 全球氣候重分析模型數據

計算流程

  • 1. 分析衛星影像 以確定雲層覆蓋情況
  • 2. 建立晴空條件下的太陽輻射模型,考慮氣溶膠、水蒸氣和臭氧的影響
  • 3. 使用雲層反射數據和大氣模型計算總太陽輻射

可能的誤差來源

積雪可能被誤認為 雲層 ,導致輻射數值被低估。

氣溶膠濃度突變 (例如沙塵暴、火山噴發)可能無法即時偵測。

PVGIS.COM 的數據來源與可用性

METEOSAT 衛星 – 提供歐洲、非洲和亞洲的每小時數據。

ECMWF ERA-5 – 全球氣候重分析數據。

NSRDB – 北美和中美洲的太陽輻射數據庫。

這些數據來源使 PVGIS.COM 能夠提供接近全球覆蓋的太陽輻射估算,並增強光伏模擬準確性。

結論

衛星遙測和氣候建模的進步使 PVGIS.COM 能夠提供高精度的太陽輻射估算,幫助太陽能專業人士優化光伏裝置。

PVGIS.COM 的優勢:

  • 結合衛星與氣候模型的可靠數據。
  • 為各區域提供準確的光伏發電模擬。
  • 提供研究人員與工程師專業級的光伏分析工具。